关于幼小衔接的一些感想

伴随着新一年级入学报名时间的临近。有不少宝妈已经开始在打听幼小衔接班的情况了。在此,个人的一些小想法跟各位分享。
幼小衔接不等于幼小衔接班,这是一个从幼儿园小班开始,长达三年的养成过程。很多父母都还没有这个认知,觉得幼小衔接就是孩子快上小学时候报个班,把拼音学一下,百以内加减法学一下就OK了。这个想法太片面。
那么幼小衔接究竟该做些什么呢?
回想我们上幼儿园之前,是不是会教会孩子自己吃饭,上厕所,穿脱衣裤这些基本生活技能呢?是不是会给孩子做个心里建设,避免环境变化给孩子带来太大的心里冲击呢?幼小衔接也是这么个道理。有家长觉得这需要花费三年吗?有必要吗?我的回答是,非常有必要。就拿孩子坐汽车安全座椅来举例。
有些孩子从小坐车都是大人抱着。稍大点儿让他们坐安全座椅就很抵触。不论大人还是儿童,幼儿,习惯和观念的改变总是需要一个接受和改变的过程,这过程伴随着痛苦。
靖妹从第一次乘车就开始坐安全座椅,日常我们也会灌输交通法规知识给孩子,所以这些基本的安全意识对孩子而言,已经深入骨髓。坐安全座椅对她而言,是一个自然接受的过程,不需要她做出任何的改变,所以孩子并不会产生抵触心理。适应小学生活也是一样的。
对一个孩子而言,从家养到进入幼儿园学习,从幼儿园到步入小学,每一个阶段对于孩子,都需要面对很多个第一次,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挑战。不同性格的孩子面对这种种的挑战会有不同反应。作为家长,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,我们也陪伴着他们经历着这些。孩子刚入园时候的分离焦虑,刚上学时候的适应期,对于家长同样是一种考验。
记得靖妹刚入园那会儿,虽然我也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,但连续一周的分离哭确实也把我搞得有点焦虑了。直到某天忍不住联系了老师,老师发来照片说你一走立马玩开了。嗯…… 这孩子比我们想象的要更能适应新环境,也更坚强。同样的,当孩子们步入小学课堂,当他们的表现与我们想象中的大相径庭的时候,作为家长的我们也会焦虑,也会崩溃,直到经历过后,才真正体会过来人说的“其实更多的考验的是家长的心态”。
如果认准备考,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银行招聘考试资料!
学员评价








推荐阅读:
- 上一篇:适合一二年级背诵的带拼音小古文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