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高原处处展新颜――西藏和四省藏区脱贫攻坚一线探访

新华社拉萨12月2日电 题:高原处处展新颜――西藏和四省藏区脱贫攻坚一线探访
新华社记者刘洪明、康锦谦、李亚光
幅员辽阔、沟壑纵横、高寒缺氧……西藏和四川、云南、甘肃、青海四省藏区自然环境较差,是全国十四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中贫困程度深、贫困发生率高、脱贫任务重的地区之一。
近年来,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西藏和四省藏区聚焦深度贫困,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,让高原处处展新颜。
克服环境之困闯出脱贫路
西藏日喀则市仲巴县帕羊镇聂康村是个纯牧业村,全村国土面积约965平方公里,平均海拔4800米以上。这里距日喀则市区车程680公里,距拉萨车程940公里。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制约着当地农牧民生产生活。
36岁的桑巴是帕羊镇聂康村建档立卡贫困户,最近三年他“变了个人”。
“以贫困户身份从中国农业银行贷款5万元投入村合作社,我们夫妻俩都在合作社放牧,两人每月共有2800元工资,年底还有分红。去年两人收入7万多元。”桑巴说,合作社给他创造了现金收入机会,足够3个孩子的开销。
聂康村共有169户556人,2018年以前建档立卡贫困户45户101人,贫困发生率18.2%。“以前家里牛羊不到10只,我没技术也不想出去打工,没有现金收入。”桑巴说。
聂康村专业合作社坚持现金入股、牲畜入股相结合,流转草场16万亩。村党支部书记石旺说,现在合作社有7100只羊、900头牛。去年,社员分红133万元,全村人均收入14354元。
针对自然环境差、群众致富观念弱等实际情况,仲巴县千方百计引导群众以牲畜入股、劳动力入股、草场流转的方式参与合作社运营,发展适合当地气候的珠峰霍尔巴绵羊。如今,全县羊存栏量55万只,其中珠峰霍尔巴绵羊存栏量29万只。
已担任仲巴县县长4年的梅普琼说:“全县克服环境困难逐渐闯出了一条扶贫路。我们通过合作社发展多元经营模式,群众看到分红越来越多,从最初顾虑重重到如今全心参与,辐射带动成效显著。今后要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,持之以恒全力投入脱贫攻坚。”
48岁的脱贫牧民贡扎,家住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当洛乡查雀贡麻村。当地人一度用“地图上找不到,报纸上看不到,外人都不知道”形容这里。
当洛乡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,高寒干旱。贡扎一家长久以来“靠天吃饭”,游牧业是唯一的收入来源。“柏油路最近几年铺到乡上,2016年硬化路也修到村口。过去从最远的夏季牧场到乡上,骑马需要2个小时,从乡里到县城要大半天时间。”他说,通路后,村里到县城只需3个多小时,牧闲时还去县城打零工,每天能挣100元。
如果认准备考,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银行招聘考试资料!
学员评价








推荐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