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【每日一练1.20】

一、单项选择题
1.在人的认识、情感、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、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称之为( )。
A.心理状态 B.心理特征 C.心理过程 D.个性心理
1.C【解析】心理过程是心理现象中动态的部分,个性心理是心理现象中静态的部分。
2.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是( )。
A.个案法 B.调查法 C.测验法 D.观察法
2.A【解析】个案法就是指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,以便发现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影响因素。
3.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( )。
A.神经元 B.突触 C.反射 D.神经系统
3.D【解析】略。
4.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,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、潜在的、无意识的、最根本的动因。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( )。
A.弗洛伊德 B.华生 C.桑代克 D.巴甫洛夫
4.A【解析】本题考查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观点。
5.( )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,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。
A.弗洛伊德 B.华生 C.埃里克森 D.皮亚杰
5.B【解析】行为主义主张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。
二、多项选择题
1.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包括( )。
A.学习是通过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反复结合变成条件反应的过程
B.学习的结果是形成暂时的神经联系
C.学习是通过强化对行为加以控制,使行为发生改变的过程
D.适当地对学生使用强化和惩罚程序,利于学习效果
1.AB【解析】本题考查的是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。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进食行为时发现,狗吃到食物时,会分泌唾液,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,不需要学习,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,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,称为无条件刺激。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人摇动铃铛发出铃声,一段时间后,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,这是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,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,后人称之为“经典性条件作用”。条件反射形成以后,如果得不到强化,会逐渐减弱,直至消失,这称为消退现象。C、D两项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内容。故正确答案为AB。
如果认准备考,可联系网站客服获取银行招聘考试资料!
学员评价








推荐阅读: